第112章 曹魏巨变_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新笔趣阁 > 三国:开局获得三千斤炸药 > 第112章 曹魏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曹魏巨变

  第一百十二章曹魏巨变

  汉中不失,刘备就不可能北伐,曹魏也不可能南下。

  合肥不破,东吴就不可能北伐,曹魏也不可能南下。

  作为战场的缓冲带,只要合肥和汉中安稳,曹刘孙三家暂时就不会发动战争,虽然大军可以绕过这两个地方,但军队行程会增加三分之一左右,额外需要的军需物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汉中这边现在是稳如泰山的,曹刘孙三家慑于张跃的锋芒,不会对汉中有什么想法。

  所以想要中原没有战乱,为汉中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合肥问题,摆平曹魏和东吴的矛盾。

  这也是张跃为什么好心给鲁肃提出建议的原因。

  鲁肃仔细琢磨片刻,眼睛突然一亮。

  别说,张跃这个建议还真的行得通,如此一来,东吴也不算吃亏,而且曹魏虽然让出了一些利益,但轻而易举地获得合肥的一半统治权,其实也没有吃亏。

  其实以鲁肃的才智也不是不能想到这个解决办法。

  只是东吴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一茬接一茬,把东吴上下搞得筋疲力尽,更别说鲁肃隔三差五地被差遣出使。

  若是在平时,哪需要张跃把话说得这样明白,鲁肃一点就透。

  “远宗可谓是东吴之福星啊!”鲁肃叹了口气,有感而发,无论是赠给东吴的战船设计图,还是提出解决合肥问题的建议,对东吴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良策。

  张跃笑着摆了摆手,淡然道:“中原止戈,乃我平生所愿,我也不过是在做认为对的事情而已。”

  既然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历史朝着无法预知的方向行驶而去,张跃只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至于以后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

  “合肥战事激烈异常,一刻也不能耽搁。”鲁肃面色凝重,对张跃拱了拱手道:“请让我将新型火器带回东吴,同时也请远宗修书一封送到邺城,说服曹操止戈停战之事,主公那边我也会尽力劝说。”

  只要合肥之事尘埃落定,东吴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大胆地去征服海外的各个岛国。

  张跃点了点头,“这事简单。”

  随即叫来了管家福伯,让他带着鲁肃去取新型火器。

  不过,在此之前,鲁肃则是代表东吴写了一份契约,大概就是双方约定的内容,汉中和东吴关系再好也不能少了规矩,白纸黑字比空口大话更让人放心。

  曹魏那边,曹植也代表曹家拟了一份锲约交给了张跃。

  然后,在福伯的带领下,鲁肃和他的数十名将士以及隐藏在暗中的暗卫前往军营提取新型火器。

  ……

  这边刚打发了鲁肃,没过多久董允又前来求见张跃。

  猜到对方来意的张跃自然不会将董允拒之门外。

  “太守大人。”董允客气地拱了拱手,益州和汉中的关系可不必东吴和汉中亲密,在张跃面前,董允也不能像鲁肃那样随意。

  张跃点了点头以示回应,开门见山地问道:“有回复了?”

  董允:“主公那边交待了,愿意按照汉中的条件,交换三门新型火器,如果太守大人没意见的话,等益州把布料送到汉中,在下就将新型火器带回益州。”

  三门大炮?

  益州只要了三门?

  张跃皱了皱眉,心想不对劲啊,西域诸国再加百越国,疆域面积幅员辽阔,三门大炮能起到多大作用?

  至于炮弹,张跃倒是不担心。

  毕竟这玩意就是装了火药的空心铁弹,诸葛亮既然能把火药捣鼓出来,炮弹肯定也就难不住他。

  等等!

  张跃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刘备和诸葛亮这家伙该不会是想把三门大炮当成模板,然后依葫芦画瓢地再制造一批大炮吧?

  这样的话,益州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大炮。

  而且在货源上,也杜绝了被汉中支配的可能性。

  没错,肯定是这样的!张跃顿时就反应了过来刘备的打算。

  但是,他也无可奈何。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即使益州最后也能制造大批钢铁大炮,对天下的局势依然有限,毕竟诸葛亮再牛批,他也没系统啊!

  只要张跃还活着一天,刘备就翻不了天!

  念及于此,张跃点了点头道:“我这边自然没有问题,只要益州的布料送过来,我立刻让人安排新型火器的事情。”

  董允语气恭敬道:“如此,便劳烦大人了。”

  张跃摆了摆手,示意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两人也没什么好聊的,事情既然办妥,董允告辞而去,张跃也不做挽留,任由对方离去。

  不过,张跃没想到的是,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邺城,魏王府,却是乱成了一锅粥……

  邺城,魏王府。

  “主公!主公!”

  “快叫大夫!”

  议事大厅,乱成一团。

  坐在主位上的曹操在听到北方战线传回来的战报之后,突然旧疾复发,昏厥过去,吓得在场的群臣惊慌失去。

  昏迷不醒的曹操很快被人背着进入了卧室,领命而来的大夫也都诚惶诚恐地纷纷为曹操诊断。

  把脉的把脉,扒拉眼皮的扒拉眼皮,一个个各展神通。

  可是这些大夫们心里都明白,曹操这是气急攻心之下,旧疾复发,根本就无药可治,头风病只能熬,熬过去就活,熬不过去只能等死收尸。

  不过,样子总得做做的。

  否则不论曹操死没死,他们都得死。

  “北方那边怎么搞的?乌恒什么时候把各部落统一了?还被匈奴尊为大单于?怪不得他们敢率二十万骑兵侵犯边境。”

  守着房外的群臣纷纷低声议论着,若不是北方突发变故,也不至于让主公气得怒极攻心,连旧疾都复发了。

  乌恒族竟然悄无声息地统一了匈奴各部落,并且于昨夜突然夜袭曹军,领兵的大将乐毅被杀得措手不及,只能仓惶应对。

  好在镇守边境的士兵,都是曹操派出去的精兵良将。

  曹军勉强挡住了乌恒族的进攻。

  战斗从昨夜僵持到今日中午,曹军损失惨重,边关告急,请求邺城派兵支援,否则边关一破,乌恒族带领匈奴长驱直入中原。

  虽然有二十万曹军镇守边境,但匈奴可是二十万骑兵啊,战斗力比曹军强大,而且又是夜袭,最终导致曹军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不派兵增援的话,乐毅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到时候对于曹魏而言,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可如何是好?主公不省人事,合肥战事吃紧,北边告急,邺城也抽调不出多少兵马,局面可谓危在旦夕啊!”

  文臣们一脸愁容,神色焦急地议论着。

  就连司马懿和程昱,也都是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而武将们战意澎湃,恨不得主公立即醒来,然后派他们前往战场杀敌,把该死的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大夫,主公的病情如何?”

  思虑再三的司马懿叹了口气,踏进了房间,向大夫询问病情。

  “这……”几名大夫一脸迟疑之色,显得有些为难,随即咬了咬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于是硬着头皮道:“主公是旧疾复发,而且又是自幼便得的顽疾,我等实在无能为力。”

  几名跟着走进来的近臣闻言面面相觑,一脸无奈之色,主公患有旧疾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候出事,偌大的烂摊子交给谁负责?

  公子曹丕在外领兵作战,公子曹植在汉中与张跃周旋,主公最看好的两位公子都不在邺城,而在邺城的几位公子又根本不受主公重视,自然也不能得到群臣的承认。

  这种时候,谁来主持大局?

  司马懿目光闪烁,面色淡然,“至少,也要让主公清醒过来,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尔等也不用活在这世上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bqu.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bq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